内存大小是指RAM的容量,简单来说,内存是交换数据的地方,硬盘是存储数据的地方。
CPU要执行硬盘上的数据,必须先将数据传输到内存,然后再进行处理。
目前常用的内存大小有256MB、512MB、1024MB(默认省略128MB)。
当今常用的硬盘大小有80GB、120GB、160GB、200GB等。(40GB和60GB硬盘在当前系统中并不常用。)
RAM(RandomAccessMemory)的正式名称是随机存取存储器,对应PC的移动存储,存储和保存数据。到。可以随时读写,RAM通常用作操作系统或其他可执行程序的临时存储介质(也称为系统内存)。
内存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。它是与CPU通信的桥梁。计算机中的所有程序都在内存中运行,因此内存性能对计算机影响巨大。内存也称为内存,它的作用是暂时存储CPU中的运算数据,并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数据。只要计算机在运行,CPU就会将需要计算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进行计算。当计算完成后,CPU将结果发送出去。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。
内存由内存芯片、电路板、金手指等部分组成。
内存按功能分为三类:
●只读内存(ROM)
ROM代表只读
Only
内存。此时,信息(数据或程序)被保存并保存。该信息是只读的,一般不能写入。即使机器关闭,数据也不会丢失。ROM通常用于存储基本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,例如BIOS
ROM。其物理外观通常是双列直插式(DIP)集成块。
●随机存取存储器(RAM)
随机存取存储器(Memory
Access
Memory)是指可以读取或写入数据。当机器关闭时,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。我们通常购买或升级的内存条都是用作电脑内存的。内存模块(SIMM)是一块小型电路板,集成了RAM块。它入计算机的内存插槽中以减少RAM集成。块占用的空间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内存条有1G/条、2G/条、4G/条等。
●缓存
缓存也是一个经常遇到的概念,就是常见的一级缓存(L1
Cache)和二级缓存(L2
Cache)缓存(L3
Cache),位于CPU和内存之间。它是读取和写入比内存更快的内存。当CPU向内存写入或读取数据时,该数据也存储在高速缓存中。当CPU再次需要数据时,CPU会从高速缓存中读取数据,而不是访问速度较慢的内存。当然,如果Cache中没有需要的数据,CPU就会重新读取内存中的数据。

工作内存也称为主内存,是指运行程序时所需的内存。它只能暂时存储数据并与CPU交换缓存数据。这通常指的是随机存取存储器(RAM、RAM)。。
RAM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系统可以运行多少程序。工作内存越大,系统运行程序的速度就越快。内存发展与处理器技术和系统优化密切相关。如果处理器性能本身不能维持在应有的水平或者系统优化不力,即使配备大量内存,也会造成资源浪费。
扩展信息:
内存发展:
在计算机的早期,存储卡的概念并不存在。。最早的存储器被组织为在线上的磁芯,每个磁芯和晶体管以单位(BIT)存储器的形式形成双稳态电路。
每一块应该有玉大小。一个机房的容量很可能不会超过一百KB。后来出现了在主板上的嵌入式存储芯片,以存储芯片的形式为计算机运算提供直接支持。
当时的存储芯片容量很小,最常见的是256K×1bit和1M×4bit。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,这对于当时的计算问题来说也绰绰有余。
链接来源:-记忆
链接来源:-工作记忆